|
楼主(阅:33198/回:0)永阳县改名来安县起于何时辨考永阳县改名来安县起于何时辨考 周元桂 众所周知,来安县是由永阳县改名而来。但改名起于何时,则知之者甚少。明人魏大用在《来安县志》的《序》中明确地说:“自南唐中兴之岁首作原邑,以著始也”。进而又指出:“或又以中兴元年戊午当之”。连贯释其意即:“永阳”改“来安”起于南唐中主李璟为帝时的“中兴”元年正月(后周显德五年,公元958年)。魏大用于明嘉靖三十四年(1555年)任来安县令。他曾主持编纂了来安县第一部县志。因而他的说法,后人都笃信无疑,且都因循引用之。笔者窃以为,魏县令之说只是一家之言,值得探讨。 首先对“中兴”究考一下。李璟首用年号为“保大”(用了十五年),依魏说,应是在958年正月改“保大”为“中兴”。但该年年初改元之事,新、旧《五代史》以及《南唐书》都说正月改元“交泰”,且交泰年五月,李璟已向后周献出江淮十四州六十县,随之便禅位隐退。说明“中兴”是不存在的。查范文澜《中国通史简编》才提到“中兴”。其时段是在958年(中兴元年,显德五年)正、二两个月(从三月至五月又称“交泰”)。下面便据此进行辨考。 一、“中兴”之前,滁州已被后周占领,南唐对滁已失去管辖权,谈不上有改县名之事(其时永阳隶属滁州) 公元956年正月至957年十二月,周世宗先后三次亲征南唐,用一年零三个月时间把南唐的坚固屏障寿州攻破,随之周军象溃了堤的洪水一样,攻占江淮域内(包括滁州在内)的部分州县。《新五代史》如是说:“交泰元年(958年)正月,大赦改元……是时扬、滁、和、寿、濠、泗、楚、光、海等州,已为周得,景遂献庐、舒、蕲、黄、划江以为界。五月,景下令去帝号,称国主,奉周正朔(用周显德年号),时显德五年也”。上述南唐已被后周占领的州中,只有楚、海两州以及没列出的泰州和静海(南通),是于958年(中兴或交泰元年,显德五年)五月之前被后周攻占的(据《新五代史》),其余滁、和等几个州,都失守于南唐“中兴”之前,即958年之前。可见,“中兴”时李景只能望滁兴叹,谈何改“永阳”为“来安”。值得一提的是滁、和、光三洲,史书上没有被攻占的明文表述,但用排除推断法便显知。因为它们既非958年初被后州攻占的,又非李璟求和时被迫献出的州。此外,还有可能滁州在956年时被后周大将赵匡胤攻占后便一直属于后周领地。《来安县志》在“建置沿革”栏目中考曰:“案周于扬州设淮南节度使,始自显德三年,时有节度使向训请并力攻寿春,滁州守将亦弃城引兵趋寿春,当为所领”。考文是说:显德三年(956年)时,后周便在扬州设节度使级的郡(或道),滁州是属于其(淮南郡或路)管辖的州。若如此,则滁属后周领地为时更早。 二、来安县明以前的史料奇缺,决定了魏大用“中兴”改县名之说苍白无力。 试想,由于来安县位于江淮之间,在从南唐戊午至明嘉靖戊午这600年的漫长时间内,动荡连连,归属不定,时而称县,时而为镇,时而并入其它县(全椒、清流)。吏治难典范,史料难完整、连续。《来安县志》对明以前的记录史料寥若晨星。再者,历史上来安曾两次并入清流县,然后又从中析出(南宋初、明初),史料难免会散佚、缺失。魏大用没有见过,或见到的是史据不足或讹传的史料肯定会有的。例如:由滁州市地情人文研究会主办的《人文滁州》第四期(2011年8月)上,载有王浩远先生的《宋代滁州方志考略》一文,对几种散佚不全的古州志之间的时序,史情、内容概要等,进行了比较,辨推和究析,很使人信服。文中第五项提到一本古州志,因时距较久远而亡其原名,被后来史家称为《旧经》。此志内有清晰的三条记述。其中有一条有关来安的记述很直白:“来安县。望。……《旧经》云:‘南唐昇元二年,改为来安县’”。浩远先生还推断说:该志“似应是北宋前期的图经(志书)”。北宋前期,距五代南唐时距很近。其记述很使人有凿凿之信。这比在它500多年之后的魏大用之言,要可靠得多。 三、由古人重避讳,做一点与本文相关的推究 稍有史知者都知道,古人是很重视避讳的,其事例很多。这里只举几例与本文有关的唐、五代时期的故事:唐人为避唐太宗李世民讳,用“人”代替“民”(此乃避国讳);晚唐诗人李贺父名“晋肃”,因“晋”与“进”同音,李贺则终身不能考进士(避家讳);后晋为避晋高祖石敬瑭讳,姓“敬”的不敢再姓敬而把“敬”一分为二,姓“苟”或姓“文”。此外,大坏人(如王莽、安禄山之类)的名字属“憎讳”。安禄山叛乱把唐朝搅得天翻地覆,推朝换帝,国家元气大伤,使唐由盛变衰。之后,“安”字不安,成了唐人的大憎讳。于是,当时全国带有“安”字的县名改掉30多个。南唐先主李昪原名“徐知诰”,他于937年代吴称帝,开始定国号为“齐”。939年恢复“李”姓(唐宪宗李纯之五世孙),改名“李昪”才改国号为“唐”(史称“南唐”)。立唐高祖(李渊)、唐太宗(李世民)之庙为家庙(据《新五代史》)。李璟臣服后周之后,尚须避周讳(周太祖郭威的祖父名“郭璟作”)而改“璟”为“景”,何况作为大唐王朝的后续之南唐三代君王,更必须避先唐的憎讳“安”字。怎么可能将原没有“安”字的县名(永阳)改成带有“安”字的“来安”呢? 四、州志《旧经》关于来安的一条记述可信之推理 上文提及的《旧经》关于“南唐昇元二年改为来安县”的记述,笔者诚然置信。其信据有两点。其一:南唐昇元二年,即公元938年,恰在徐知诰初建立的“齐”时段(937-939年)内。由于在真正的南唐时段(939-975年)内,因须避憎讳“安”字而不能改“永阳”为“来安”,但在徐知诰未认祖归宗的“齐”时,是可以改的。那么,改县名为何是在938年呢?让我们据当时具体情况,进而考究之。其二:徐知诰于937年10月废吴而称帝,到年底只有两个月,建国初的破旧立新之忙(百废俱兴,百端待举),应无暇无精力去改一个县名;939年开始的三个月里,徐知诰忙着认祖归宗、改姓、立祖庙以及一切求得正统的事务,也当是无改县名之暇。这样就只剩下一种可能,即改“永阳”为“来安”发生在938年(南唐昇元二年),从而有力地映证了《旧经》之记述是正确的。 总之,学术问题贵在探讨、切磋,不宜搞标准答案;应广开言路,不宜一锤定音。笔者撰写此文,只是祈望专家们能承认我的探究精神,以使疏陋之脑袋有更多的学习机会。 作者地址:安徽来安县第三中学,电话:13093321368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