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楼主(阅:20920/回:1)1830年的来安城前几天,我从南京仙林乡下乘车北上,回到安徽东部的一座小城——来安,我的家乡。平时,我不常说起这座小城,因为在我的大学同学中,知道来安的人不多。通常,在介绍起自己的家乡时,我会说:我来自滁州。 许多同学就会立刻反应过来:滁州——醉翁亭,就是欧阳修贬谪的地方嘛! 这时候,我就会点点头,说:对对,醉翁亭就在琅琊山上。 机智的同学就会说:琅琊山,我知道的,狼牙山五壮士嘛! 每次听到这里,我都恨不得掏出一根狼牙棒来。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,我渐渐地不再说我是滁州人了——何况我本来也算不得滁州人。 我出生的地方叫作来安,是滁州下头的一个县,距离滁州大约有四十分钟车程。来安作为地名,最早出现于五代时期的南唐升元二年(公元938年)。这个名字显然来源于孔子的话:“远人不服,则修文德以来之。既来之,则安之。”(《论语·季氏》),意思是:远方蛮夷不服教化,就发展自己的文化吸引他们来,吸引来了之后,就让他们安定下来。 这样说来,来安似乎很有王都的气概,不过话说回来,这样的想法也不是没有道理。毕竟来安与南京接壤,开车去南京,大约只要一小时。在民国时期,南京是首都,那么,来安也算得上京畿地区了。 来安的纠结正在于此。在地理上、文化上,认同着南京,而在经济上、行政上,归属于安徽。好比贫苦人家的儿女,羡慕富邻的豪奢,眼里满是渴望,却又无可奈何。 可我不这么想。来安自有他可爱的地方: 虽然来安的工资不如南京,但是我们消费高呀。 各位乡亲,这样一想,是不是舒坦多了? 话说回来,作为来安人,对于故乡,总是有一种割舍不断的情结。我生于县城的西北角,那里是我童年的乐土。二十多年来,在这片土地上发生过的故事,我已经不能记忆许多了,那些被时间筛落下来的记忆,也都成了断片,像高空里摔落的玻璃。 我因此想到,只是这二十多年的记忆,就已经难以拼凑了,何况是自南唐以来的一千多年的变迁呢?说到这里,历史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。中国人有一个好习惯,就是善于通过编纂史书来保存记忆。这里姑且不谈历史的真实性如何,至少在保存史料,追怀往昔这一点上,史书是大有其价值的。我们知道,国家有国家的历史,一部二十五史,就是国史、正史,而全国各地区,乃至市县,也有自己的历史,这就是方志。 那么,来安县有没有自己的方志呢?答案是:有。据《来安县志提要》说:第一部县志编纂于明嘉靖三十七年(1558年),主修者是知县魏大用。到嘉靖四十五年(1566年),由知县刘正亨主持,在魏志的基础上续修成第二部县志。万历四十六年(1618) 知县周之冕主持纂修第三部县志,并于天启元年(1621)刊印。进入清代以后,第四部县志在知县伍斯瑸的主持下,于雍正十三年(1735年)开始编纂。到了道光三年(1823年), 知县符鸿主持纂修第五部县志,但未及完成即调任,后任知县刘廷槐续成其事,于道光十年(1830)刊印。 在道光十年刊印的《来安县志》的正文之前,有几页插图,很有趣味。首先是县城图(原图分属两页,今合并)。 从这张图中,我们可以看出来安县城在1830年前后的概貌。在这张图中,首先可以看到一圈城墙和护城河。反观现在的来安,城墙早已不见踪影,护城河也都被填平了。抚今思昔,难免有些疑惑:城墙是什么时候建立的?为什么要建城墙? 刚才我们说过,如今的来安县城可以追溯到南唐时期。当时的县政府设在瓦砾岗,也就是现在城北的瓦岗附近。一直到南宋时期,县城才南移到现在这片土地。接着金人南下,来安降格为一个镇,但这个来安不是如今的来安,而是在现在来安县东三十里的天井村。后来,来安恢复为县,开始有土筑的城墙,城墙一共有三里长。可见,当时的城池是很小的。到了明代成化四年(1468年),来安知县赵礼重修了土城墙,但城墙质量并不好,不但起不到防御作用,反而劳民伤财,是名符其实的豆腐渣工程。 一直到了嘉靖三十五年(1556年),出于防范倭寇进犯的原因,当时的知县魏大用开始用砖石造城墙,城墙高二丈(约6.6米),周长达九百三十二丈(约3100米)。城墙一共开了六座门,就是上图中可以看到的:东边的宾旸门(老来安中学),西边的庆成门(老三中),南边的迎熏门(今南头大马),北边的拱极门(北头大井)。另外,还有一座小南门,名叫崇文门(县图书馆),一座小西门,名叫耀武门(城北派出所)。 这六扇门建成以后,来安县就有了城的样子,可是还没有像样的护城河。后来,到了崇祯十二年(1639年),知县吴志高下令,沿着城墙挖出一条深三丈、宽五丈的沟渠来,这就是护城河。过了五年,明朝就灭亡了。这座城池延续三百多年,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完全拆除 那么问题来了:图中1830年的来安县城有多大呢?经过我的计算,图中的来安县城,北至大井,南至南头大马,西至工会,东至老来安中学(现在的三中)。东西约1100米,南北约1400米,城区面积大约为1.54平方公里,计2310亩,约等于3.5个梵蒂冈。
如果仔细看一下这张地图,可以发现,如今来安的许多地名古已有之,而现今来安的城市布局大体上沿袭了二百年前的样貌。 比如,寺巷为什么叫做寺巷?从地图上可以看到,寺巷是一条虚线,在县志中则可以找到“寺巷街”的古称。原来在清代,这条巷子中有一座“吉祥寺”,据县志记载,吉祥寺始建于宋代绍兴二年(1132年),清代道光四年(1824年)重修,寺内设有龙亭,是三大节日朝贺的场所。 寺巷很可能就是因此得名的。 在1830年的街道名中,沿用至今的还有“青龙街”,而如今青龙街附近的开元巷则得名于古代的开元观,顾名思义,那是一家道观。这个开元观来源很古,据县志记载:开元观“一名真武观,原在县北岑湖村,唐开元中建,宋淳熙年间移于城东门内。明万历五年、四十六年相继增修。国朝雍正十三年,县伍斯瑸捐修。” 如今的开元观已经片瓦不存了,取而代之的是——开元饭店。 如今的开元巷隔壁就是县政府,但清代的县衙并不在这里,而是位于今天的公安巷,这在清代叫作“县治”。县治东边就是鼓楼,也就是今天的鼓楼口。而现在的十字街心,在1830年是一座土地庙。 值得一提的是,图中还能看到一座“建阳书院”,现在是实验小学的所在。关于这所书院,县志中有专门的“学校志”一卷,今后可以另写一篇来谈。 好啦,说了这么多,你可能会好奇,我的家到底在哪呢? 原来我家地处偏僻,并不在城墙里。请看下图中城墙外的西北角,是不是有“教场”两个字?字下有一个Y形的分岔,而我家就住在北边那个分岔的最后一个虚点处。 教场,就是练兵的场所。据县志说,教场为嘉靖二十三年(1544年)建,“今为演武场”。如今,这里改名叫作营盘,大约还是因袭了明清以来的功用吧。我忽而顿悟,怪不得在我童年的梦境中,总是充溢着铁马冰河的杀伐之气呢。 辛老明于来安教场之此静居 2015.02.13 无奈华年逝水流,江山不改醉吟眸,有驴鸣处有春愁。 |
|
回复1楼 TOP
|
1/ 1 1
|